2006年中国邮政发展统计公报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财务部
2006年,中国邮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以加快发展推动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总体思路,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加快发展步伐,积极稳妥推进改革进程,推动邮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邮政业务
2006年,中国邮政抓住邮政发展与改革的重要机遇,以加快业务发展为主线,进一步强化经营服务,夯实经营管理基础,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保持邮政业务平稳增长。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完成7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6.8%;邮政业务总收入完成649.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函件业务进一步调整结构,规模持续扩大。业务量完成71.3亿件,收入实现57.8亿元。其中,大宗函件收入实现43.7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占函件收入比重达75.6%。账单业务量比上年增长9.2%,账单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19.7%。邮政贺卡发展迅速,贺卡收入比上年增长29.9%。名址信息系统和名址库建设逐步丰富和完善,为函件业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下半年开通使用的国际名址库为国际商函业务提供了数据库营销的基础,使国际商函成为2006年国际函件业务发展的亮点。全年包裹业务收入实现22.9亿元。
报刊业务市场开发力度不断加强,邮报合作关系更加紧密,报刊提速范围进一步扩大,教材竞标实现了新突破,发行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2006年订销报刊累计达到163.9亿份。2007年度报刊收订流转额比上年增长7.7%。
集邮业务持续健康发展,配合社会热点题材邮票的发行,组织做好集邮品开发和经营工作。开展了生肖贺年礼品系列、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五十周年等主题营销活动,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同时开展了1992~2003年库存集邮品和2006年第一季度剩余零售纪特邮票的销毁工作。完成了集邮业务管理系统一期工程建设,有效地提升了集邮专业信息化水平。全年集邮邮票销售10.5亿枚,集邮品销售2689.9万册,实现集邮业务收入33.8亿元。
代理和信息业务不断创新模式,利用全国短信平台重点发展信息增值类业务、培育电子商务类新业务。全年代理和信息业务收入完成10亿元,比上年增长11.6%。2006年7月7日与中国网通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1月22日与阿里巴巴签订电子商务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宽了对外合作领域。
速递业务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巩固网络优势,增强竞争能力,通过实施专业化经营和重点地区损益核算,激活经营机制,促使速递业务规模迈上新台阶。全年速递业务量完成2.7亿件,比上年增长18%;速递业务收入实现80.6亿元,比上年增长22.4%。
物流业务借助统一高效的物流配送网络,不断强化物流运作体系的建设,继续做大规模,扩大市场份额。全年物流业务收入实现22.6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一体化物流业务在IT电子、化妆品、医药、汽车配件四大行业初步确立了领先地位,树立了中邮物流品牌的行业地位。中邮快货快速发展,全年收入比上年增长翻番。中国邮政积极参与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资分销业务,年底已在全国25个省(区、市)的广大农村建成了24万个农家店,全年分销与邮购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49.5%。
储蓄业务积极应对经营环境新变化,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积极拓展储蓄资金运用渠道,努力实现增长方式转变,在保持业务持续稳步发展的同时,注重提高效益与质量。邮政储蓄期末余额达到16019.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8%,储蓄余额中活期储蓄余额占33.7%,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全年储蓄收入实现313.8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储蓄中间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52%,占储蓄收入的比重为11.2%,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邮政储蓄支撑服务“三农”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在13个省开办了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到2006年底,已累计发放贷款2.9万笔,发放贷款总金额达10.3亿元。
二、邮政通信网路与通信能力
2006年,邮政通信网络进一步整合和优化,通过改革特快邮件分拣封发体系,改革邮区中心局生产组织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网路运行效率和效益。
邮区中心局体制“三化”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实现了生产运行管理扁平化、作业流程标准化和生产操作规范化。全网初步建立了统一的邮区中心局扁平化生产管理架构和互联互通的生产作业模式,奠定了邮政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的基础。
实施了全国邮政速递网络优化调整,将全国324个省际分拣封发局压缩为168个,实现速递邮件集中处理。开通和调整国内、国际航线。组开了潍坊—上海—潍坊、沈阳—上海—沈阳、天津—上海—天津3条自主航空邮路。在江苏常州组建了长三角“次晨达”区域快速集散网。租用了北京—西安等6条行包大列。开通了北京—首尔国际航线。恢复上海浦东—大阪航线,加快了内地与日本互寄特快邮件的传递时限,提高了长三角地区乃至中国邮政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7月5日,中国邮政开通了进出西藏火车邮路,揭开了内地与西藏间通邮新的一页,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日益显现。
畅销报刊提速工作继续巩固,部分省会城市之间畅销报刊的传递速度进一步加快。畅销报刊作业的接报、交运、运输、投递流程继续优化,内部处理时限进一步压缩,不断满足省会城市间畅销报刊市场竞争的需要。
全国拥有专用邮政运输飞机11架、邮船3艘、火车邮厢399辆。各类邮政汽车5.4万辆,其中,邮运汽车1.2万辆(8吨及以上1825辆),邮政储蓄业务专用汽车5186辆,速递业务专用汽车9375辆,物流业务专用汽车5501辆,投递专用汽车5794辆。邮路总数2.1万条,其中,航空邮路1040条,铁路邮路163条,汽车邮路1.5万条。邮路总长度(单程)336.9万公里。农村投递路线9.8万条,城市投递段道5万条。
“两子系统”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应用系统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实现总包处理无纸化,逐步取消手工作业模式,建立以条码信息扫描为基本手段的生产操作方式,提高了邮政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邮政速递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全面启动,实现速递邮件及其总包全程实时动态跟踪查询。物流信息系统进一步优化,实现物流信息系统由分散式向集中式负载均衡转变,由独立系统向有效的系统链、系统平台转变,通过优化客户服务界面,提升信息服务能力。
报刊信息系统上线运行,实现报刊发行业务内部各环节之间、报刊专业与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电子化支局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提高邮政报刊发行核心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营业与网运“互联互通”工程全面启动,为实现全网自动化分拣和信息共享创造条件。电子化支局系统建设稳步推进,全国电子化支局联网网点达到3.2万个。
2006年,邮政金融业务信息化建设取得新的进展,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了原有的邮政储蓄统一版本业务功能,丰富了业务品种,增强了为城乡居民提供基础性金融服务的能力。完成了银联卡2.0版本改造工作,进一步提高了邮政绿卡的交易成功率,使邮政绿卡的使用范围由境内扩大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邮政金融柜员身份认证系统,进一步提高了防范风险的能力;小额质押贷款顺利上线,拓宽了邮政储蓄资金的使用渠道;完成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建设,提升了邮政储蓄业务管理的能力,为分类营销,提高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基础;完成外币储蓄系统的整合,更好地支撑了邮政金融外币业务的发展;完成ATM/POS银联前置项目的开发测试和汇兑大集中项目的前期准备。实现了电子稽查系统的上线推广,提高了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能力。2006年年底,持有邮政储蓄绿卡的客户达1.3亿户。
三、邮政通信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2006年,中国邮政努力改善服务条件,认真履行邮政普遍服务职责,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邮政的整体社会服务形象。
依托信息技术对传统邮政的改造,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强化诚信服务意识,提高商业服务质量和水平,形成了窗口服务、上门服务、电话服务、网上服务、手机短信服务等多种服务平台。成立营销机构,明确部门职责。集团公司成立了大客户中心,各省(区、市)公司均成立了客户服务部门,省会局和绝大部分市(地)、县也成立了专门机构,三级营销体系初步形成,组织建设实现了新突破。充实营销力量,提高队伍素质。到2006年年底,全国邮政专职营销人员达到5万多人,占从业员工人数的7%,超出全年计划1.2个百分点。一批通业务、懂策划、善沟通的营销人员为企业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也在“营销创百优”竞赛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几次对邮件提速、推出EMS“优+”服务、开展专项活动等举措,切实提升邮政服务水平。
中国邮政积极响应中央服务“三农”号召,加大服务“三农”工作力度,借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积极拓宽服务“三农”的领域和空间,初步建成了邮政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深入开展“创优质服务,争先进团队,比突出贡献”专项活动,加强农村连锁配送渠道和信息化建设,规范业务管理,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邮政企业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形象。
投递服务体制进一步完善。地市级以上邮政局对普遍服务业务和竞争性业务逐步实行分层、分网运作。特大城市建立普邮投递网和专业投递网;大中城市实施混网分层运作;县及县以下城镇实行混网投递;农村地区以委代办为主。通过强化投递业务管理、规范投递行为、加强投递队伍建设、提高投递服务质量,有力支撑了邮政业务发展。用户评价邮政服务综合满意度达到90.7分。
全国邮政局所、代办点合计6.3万处,其中,设在农村的局所、代办点4.4万处;电子化局所3.3万处;邮政报刊图书销售点4.4万处,集邮品销售点1.5万处,邮政储蓄点3.6万处;全国邮政信报箱群53.3万处,邮政信筒信箱19.7万个,邮局用户信箱33.2万个,邮政妥投点达4287万个。局所、代办点平均服务人口达2万人,每百人报刊量为11份。
四、邮政固定资产投资
2006年,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46.3亿元。其中,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2亿元,占总投资比重为26.3%;完成技术改造投资34.1亿元,占总投资比重为73.7%。
2006年,投资体制进一步完善,资金重点投向投递网建设、终端设施改造,着力提高核心业务竞争能力,发挥全网资源效益。同时,加大对投资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强化对技改项目的管理,确保提高投资效益。2006年,全网固定资产投资中,终端设备购置和网点购建占35%,信息化项目占28%,车辆和工艺设备占19%,土建项目得到压缩,占比15%。
五、邮政人力资源
2006年,劳动用工管理工作按照集团公司党组提出的“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减员增效”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规范用工和盘活人力资源为重点,进一步完善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用工制度。年末全部从业人员72万人,其中,合同用工40万人,劳务用工32万人。全员劳动生产率9.17万元,比上年增长6.3%。
2006年,全国邮政共有专业技术人员7.1万人。其中,女性为2.5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5.3%;少数民族3440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9%。在职的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为4432人,中级1.7万人,初级4.3万人。
2006年,教育培训工作紧密结合邮政企业发展的需要,以重大工程项目骨干人员培训和营销人员远程培训为重点,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全员教育培训,全面提高了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全国邮政企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占28%;约有43.8万人参加各类业务技术培训,从业人员年培训率为60.8%;有3.6万人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在学率为4.9%;有5万多人利用邮政远程教育培训网进行远程学习,一级中心制作远程培训课件666.5学时;用于教育培训的经费总额为1.8亿元。全国邮政企业拥有各级教育培训中心223所,各类专职教师640人。
2006年,紧密结合邮政企业生产的需要,开展了大规模的邮政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有效地提高了邮政员工的职业素质。全国邮政企业参加鉴定人员9.8万人,合格5.7万人,合格率为58.2%。持有邮政通信特有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员工为30.8万人,占邮政通信生产人员的57.8%,其中,持有国家职业资格高级技师(业务师)证书的2人,持有技师(业务师)证书的1407人,持有高级技能证书的5.5万人,持有中级技能证书的9.7万人,持有初级技能证书的15.5万人。全国邮政企业拥有职业技能鉴定站68个。
六、邮政科技
2006年,邮政科技工作继续突出创新、突出重点,在支撑邮政信息化建设、推进标准化工作、加强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较好地支撑了邮政改革与发展。
全国邮政科技总投入13435万元,其中,软科学研究投入766万元,标准研究投入383万元,计算机应用投入9302万元,设备开发投入247万元,成果推广投入2671万元。在科技总投入中,集团公司投入1397万元,省公司投入10865万元,地市局投入1099万元。
全国邮政科技管理人员1721人,其中,大学以上学历1159人,占总人数的67%。邮政独立科研单位19个,从业人员2194人。承担各类科研课题510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165项。
全国邮政共登记科技成果318项。邮政获奖成果33项,发表科技论文300篇,出版科技著作19种,新增专利32项,拥有发明专利总数12项。
七、国际交流与合作
2006年,中国邮政与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通邮关系,与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邮件总包直封关系;国际邮件互换局和交换站总数达到55个;与200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邮政汇兑业务;国际邮政速递业务可以通达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6年,中国邮政积极参与国际邮政事务,广泛开展与外国邮政和国际企业集团的交流与合作。11月份,第七届中日韩邮政高峰会在日本举行,三国邮政代表围绕“邮政改革”、“面对挑战,如何提升EMS竞争力”和“新技术在邮政领域的应用”等议题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研讨与交流。2006年,在华举办了多次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了“邮政市场与管制”国际研讨会,在大连举办了“名址库营销”国际研讨会,在杭州举办了“国际邮政电子商务”研讨会,对促进中国邮政市场管制、发展函件业务和电子商务业务起到了推动作用。2006年,卡哈拉合作项目取得长足的进展,卡哈拉标准产品(EMS承诺服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质量稳步提升,EMS承诺服务扩大到中国全境范围,提升了中国邮政综合实力。
2006年,通过高层访问,增强了与世界邮政部门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合作关系。中国邮政先后率团访问了德国、荷兰、波兰、土耳其、澳大利亚等国家。与来自日本、德国、荷兰、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邮政代表团就邮政改革和加强合作等方面交换了意见。2006年,与波兰、奥地利联合发行了2套邮票。
2007是中国邮政实行公司化运营的第一年。中国邮政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坚定信心,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努力开创中国邮政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各项统计数据未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