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后期,假邮票不仅混迹于我国的集邮市场,还大量出现在邮局收寄的一些邮件上。假邮票的出现挫伤了集邮者收藏邮票的积极性,也给邮政运营造成一些损失。致使我国邮票发行部门不得不注重起邮票的防伪问题。几年来,从开始时仅在邮资图某个地方设置一两个汉语拼音字母,到使用含有荧光纤维的专用邮票纸、刷印荧光防伪油墨、设置防伪齿孔和大量微缩文字等多种技术手段,使绝大多数邮票的防伪性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从实际情况看,每种防伪措施都有其独特的防伪效果。本文重点介绍微缩文字在邮票防伪上的作用。
据笔者所知,在影写版邮票上植入数目较多的微缩文字始于普31《中国鸟》票。因为每个汉语拼音字母都是由为数不多的网点组成的,如“NIAO”中的“I”仅由三个网点组成,所以此项技术要求很高。作伪者没有邮票设计图稿,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能以现成的邮票为蓝本制版,用胶版印刷。因此也就不可能把邮票上的微缩文字印清楚。这点只要对比一下本文附图①、②就能一目了然。事实说明,有微缩文字的邮票很难仿制。
近几年,微缩文字在邮票上的应用技术又有了进一步地发展。不仅继续在《中国鸟》普票上使用,还开始在《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20年》《中国人民代表大会50年》《西气东输工程》和《杨家埠木版年画》《武强木版年画》等一些胶版、胶雕套印的邮票上运用了这项先进的防伪技术。这些邮票上的微缩文字用20倍以上的放大镜都能看得很清楚。相比之下,河南厂印的《西气东输工程》中的微缩文字不够清晰。而北京邮票厂的《杨家埠木版年画》上不仅微缩文字印得清晰,其位置也安排设计得更巧妙,堪称胶版微缩文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