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邮政·集邮专刊》创刊两周年之际,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长刘平源,亚洲集邮联(FIAP)副主席、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副秘书长刘佳维为本刊题词,《中国邮政报》社长夏立群代表全国邮政新闻宣传中心对我们进行鼓励,《集邮》杂志、《山西集邮报》、我省知名邮票设计家曾孝濂、肖溶发来贺词,著名集邮家郭润康老先生也写来贺信,各州市集邮协会和热心读者纷纷对本刊进行勉励,祝《集邮专刊》越办越好,再创新高!
写在四月的祝贺
《云南邮政·集邮专刊》是2004年4月16日正式创刊的,时光荏苒,到今年迎来了两周岁,向人祝寿用“生活快乐”,向刊祝寿,当用“生日前进”。
《云南邮政·集邮专刊》创刊后,早期的专刊未有机会拜读,主要读到的是近几期出版的,感到内容很棒。仅以24期为例,头版新闻,广泛报道了云南的种种集邮活动,充分展现了滇海的繁荣邮事,令人淋浴于春光明媚之中。二版“邮品广角”,介绍邮票的设计工艺设计风格,欣赏邮资片和极限片,论述精辟,能提高邮人的审美水平。三版“研究与探讨”文章有滇越火车邮戳史、云南集邮者对前苏联邮票的评论等,体现了云南在邮学研究上的成绩。第四版是“百花园”,是一个“集邮文艺”版,是目前受欢迎的一种集邮文化。
《云南邮政·集邮专刊》短短两年,引来全国许多知名邮人到这块新邮田来耕耘,可说佳文连篇,引人入胜,是“立足云南,面向全国”的一份好邮刊。
没有邮票即无所谓集邮,没有邮刊即无所谓邮学,值此《云南邮政·集邮专刊》创刊两周年之时,祝“集邮专刊”在弘扬邮学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郭润康)
愿与你一道同行
有不少该记住的日子,我经常忘却,比如亲朋好友的生日过了之后,才猛然想起发个短信祝贺,可是每月16日这个日子,笔者不仅不会忘记,还期盼着它的来临,因为这天是《云南邮政·集邮专刊》出报的日子。
由于集邮的原因,有时也涂鸦几篇登不了大雅之堂的文章,10多年前就与当时的《云南邮电报》月末集邮版相识。邮电分营之后,我和广大集邮者都担忧着“月末集邮”的命运,所幸的是云南邮政局组建后不久,《云南邮政》创刊,2001年开设了“月末集邮”,紧接着2004年4月16日又以《云南邮政》集邮专刊的形式,同广大集邮者见面了。这份八开四版的集邮专刊,容量比以前更大,内容更丰富,它立足云南,面向全国,具有地方特色,虽为内部刊物,但却吸引了很多国内知名的集邮者为它撰稿,在众多邮刊邮报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翻阅这两年的“集邮专刊”,闭目沉思,是因为自己是云南人才偏爱这份家乡报吗?是,但又不完全是,是因为这份小报办得极有特色,极富个性,才有了让人读了这期惦着下期,以致有了期盼每月16日来临的那种急盼心情。
曾记得“集邮专刊”创刊词有这么一段话:弘扬集邮文化,宣传集邮文化,倡导集邮,研究集邮为己任。这段话讲得真切、质朴。两年来,《云南邮政》集邮专刊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也是它受到读者欢迎的原因。集邮专刊的编辑在耕耘这份小报的过程中,在宣传集邮、倡导集邮的前提下,立足云南,贴近基层,贴近读者,渐成了自己的风格。如果把20多期集邮专刊认真细读,我们不难发现,它就象一所办得趣味很浓的宣传集邮文化、普及集邮知识的函授学校,一篇篇文章让你回味无穷,一位位作者如良师益友。在这里,我们从心底感谢集邮专刊的编辑,竭尽全力,努力办报的敬业精神。
假如你是《云南邮政·集邮专刊》的读者,你会从中得到很多收获。这份集邮专刊刚满两岁,虽还在蹒跚学步,但就受到读者的喜爱和关注,不能不说与众编辑的努力和上级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作为读者,愿用自身的微力去支持它、关爱它、宣传它,建议报社尽快给基层邮协的通讯员颁发通讯员证,方便采访写稿,保持相对稳定的骨干力量;适时评选优秀通讯员;及时寄赠样报;不时征求读者办报意见;对一些地州重大邮事活动可开专版或增刊。
《云南邮政·集邮专刊》———读者的良师益友,在你两周岁之时,祝你茁壮成长,为宣传云南、宣传集邮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红河州集邮协会 杨和平)
我们喜爱的“百花园”
《云南邮政·集邮专刊》坚持集邮特色,坚持地方特色,坚持为会员服务的办刊宗旨,图文并茂,雅俗共赏,以高品位、高格调的办报风格和上乘编校质量,逐渐成为集邮爱好者、收藏爱好者喜闻乐见的报纸,成为集邮协会和广大邮协会员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我们喜爱集邮专刊这个美丽的“百花园”,来自全国各地邮迷和“铁杆邮人”的各种文章令人爱不释手,异彩纷呈的图片让人赏心悦目。她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广大的邮协会员和集邮爱好者;她又像盛开的美丽鲜花,给喜欢她的人送去了芳香。不论是老读者还是新读者,每一位得到她的人无不欣慰和喜悦,认真细读,然后吸取营养,并作为一份宝贵的集邮文献资料珍藏起来。
如果说报纸是一种政治宣传物,那么集邮专刊就是一件人见人爱的艺术品,她的宣传作用更大,更加教育人、感染人、引导人、陶冶人,深得集邮人的心。深受邮人喜好、领导支持的集邮专刊两年来播撒的种子,已在云南各地以及全国众多邮人心中生根、发芽,不久的将来必会结出丰硕的成果。全国各地的读者、云南的邮人、协会的会员,受益于这份报纸。祝愿《云南邮政·集邮专刊》扬帆远航,再接再厉更创辉煌,为发展我省的集邮事业再立新功。 (昆明市集邮协会 李祖林)
感谢和希望
《云南邮政·集邮专刊》是我们广大集邮爱好者自己的邮报,面世两年来,我州不少集邮者一期不漏地收存它,外地一些邮友纷纷来信希望能帮助单独订阅,可见这份集邮报纸的魅力和影响正在省内省外渗透和扩散。
这是一份集邮爱好者增长邮识、吸取营养的沃土。两年20多期,它如泉水一般,不断滋润集邮者的心田。无论是集邮行家的精辟大著,还是初入邮门者的有感而发,篇篇都从某一个断面或某一处细微末节给我们初集邮者以点拨。在州(市)、县,集邮基础薄弱,绝大多数会员仅只是年册或是纪特邮票的预订者,对集邮丰富的内容和广博的知识知之甚少,有待于加大普及和提高的力度。《集邮专刊》能应运而生,不断满足集邮者求知的欲望。通过它,我们认识了象张金康先生这样关心集邮事业,多次参与指导我省集邮活动的领导干部;认识了丈大华、胡民选、胡承恩、华熹、张利民……这些邮识渊博、邮藏丰富、邮德高尚、邮集高质的一批云南集邮名家,专刊为我们搭起了一座求知的桥梁。
这是一份集邮者笔耕的园地,许多通俗易懂、短小实在的邮文,或谈一点心得,或叙一段趣事,或提一条见解,或引来一粒它山之石,都是我们最爱读的。有时也有感而发,学着写上几句,投向我们自己的园地,一旦见报,喜悦之情难以言表。在集邮活动正在缓缓复苏的今天,《云南邮政·集邮专刊》担负着义不容辞的重任,我们希望这份自己的报纸越办越活,越办越好。
爱之深则求知苛,近日几位邮友在一块闲侃,希望集邮专刊一是在“邮味”上再浓一些,二是在“滇味”上再厚一点。目前专刊针对云南集邮现状,有针对性的文章较少,对云南邮品开发、提高云南集邮水平讨论之音较弱。云南以少数民族风情和风光旅游见长,集邮怎样发挥这方面优势还希望出现一些真知卓知。
(楚雄州集邮协会 毛家华)